当前位置:首页 > 正文

《人生大事》:生死事大


文 | 佛慧法师

人生最重要的,大概就是在活着的时候,体面地奔赴死亡。
电影《人生大事》,从老人无声无息的死亡开头,到最后老人灿若星火的离开结尾,其中所带给我们的反思,就是活着的我们,该如何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。
佛教有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五蕴炽盛。
后七种很容易理解,但是,对于“生”为何是苦,很多人无法理解,而祖师给出的解释便是:人的出生,就注定了要面对后面七种痛苦,那么出生的意义,似乎就只能是悲观而无望的了。
这种解释有着一定的意义,促进了我们在生命延续中,选择出离,而非得过且过的真谛。可是,在《人生大事》的电影叙事当中,似乎要带给我们另一种思考——
如果“出生”意味着接受痛苦的折磨,那么“死亡”是否就代表着痛苦的消逝,此时的“死亡”还是一种痛苦吗?

从佛教的角度来讲,“死亡”本身不是人的主观选择,更不是自己所期盼的,甚至是落入下一番轮回的开始,这当然是一种“苦”。
然而影片当中,小文的外婆在某个艳阳高照下的午睡中,突然离世,那时候自己的女儿不知身在何方,外孙女也尚且年幼,这样“死亡”绝对谈不上要离开痛苦。
但是莫三妹的父亲,看到儿子终于能够有所承担,一切的心愿得以满足,于是非常潇洒的离开这个世间,这样的“死亡”则一定不是痛苦。
可见,苦与不苦,全在于内心的抉择。

莫三妹的父亲在电影当中说了一句话:“人生就像一本书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,只不过在书的最后一页,有的人是句号,而有的人则是省略号。”


小文的外婆像大多数的众人,化作尘埃,飞向天空,化作亲人心目当中的一颗星,指引了孩子们未来的人;莫三妹的父亲则随着烟花,冲向天空,用绚烂的色彩惊艳了整个世界,为自己原本平淡的人生,画上了惊叹号。
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,很少会谈论死亡话题,对于死亡的忌讳和畏惧,阻止了更多人正确面对死亡。就连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,最大愿望也不过是四处求仙问道,追求长生。

不了解死亡,就无法正确地面对死亡。

我们是应该留给后人无尽的悲伤,还是带给大众更多的希望?
小文的外婆在不知不觉中离世,留给小文的,大概只有留在手表里的叮嘱和关心,小文不愿意接受外婆的离开,所以一直跟着莫三妹,要求莫三妹将外婆交出来,这就是我们面对死亡的第一个阶段——逃避。
后来小文终于接受外婆再也不会出现的事实,独自坐在屋子外面,听着外婆留在手表里的声音,怀念过往的美好,却不知未来在哪里,这就是我们面对死亡的第二个阶段——被动接受。
机缘巧合下,小文的手表摔坏了,她再也听不到外婆的声音,不过她依然相信莫三妹能够帮助自己恢复数据,重新听到外婆的叮嘱,但本质上,小文已经放下了外婆,已经能够面对一切美好终会消亡的事实,也即是“放下”。
这个阶段对于我们大多数人,可能终其一生都未必能够接受,即使生命走到了最后,也不一定能够想通。

最后,莫三妹通过帮助,恢复了小文外婆的相关数据,并将之保存在布娃娃“豆角”里面,这个阶段的小文所表现出来的,不仅是对外婆的追思,更多的是能够面对莫三妹的照顾,充满珍惜。
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,对于死亡最为圆满的认识的阶段。这个阶段不仅是能够直视一切终将消亡的事实,也能够珍惜当下每一分得到。
影片借用小孩子面对外婆死亡一事的态度,完整表述了人对于死亡,不同阶段的不同态度。
或许当下的我们,还是有所执取,但是于这世间走过一遭,如何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,甚至在离世以后,应该带给亲友更多悲伤,还是激起他们生活的希望,这才是我们人活一世所要去反思的主题。
愿每个人,在面对不情愿的分离时,也能够做到充满豁达,温暖人心。

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